像苏宁一样敢啃“硬骨头”

■王翰阳 何其亮

随着一声轰鸣,某型无人机起飞。第80集团军某旅下士张硕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。

飞行中,无人机姿态很稳定,可张硕心里的弦一直绷着,不敢有丝毫放松。

“高度300米、250米……”降落是关键环节,张硕定了定神,边研判风向变化,边进行操作。

降落伞打开,无人机稳稳落地。张硕的心也随之落地。“成功了!”周围战友报以热烈的掌声。

中专学历的张硕参军入伍到苏宁生前所在旅,被分到某无人机排。新装备的关键岗位就那么几个,张硕没想到,自己成了营里确定的关键岗位“苗子”之一。

“自己能胜任吗?”那段时间,张硕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。教导员注意到了张硕情绪上的变化。

一天,教导员找到他,跟他聊起了苏宁的故事——苏宁生前,无论在哪个岗位,都身在基层,心系全局,刻苦学习,钻研和掌握国防现代化知识和军事技术。本职工作之外,他还撰写了70余篇军事学术论文,参与过多项设计研发工作。

“当计算兵,苏宁是训练尖子;当排长,苏宁是尖子排长;当炮兵参谋,苏宁不到一年就掌握了‘六会’基本功……别忘了,苏宁只有初中学历,可是他敢啃现代化的‘硬骨头’……”听着这些故事,张硕若有所思。

“我一定能做到!”参加集训前,他给自己打气。为夯实集训队员专业基础,集训队给大家布置的第一个“作业”是制作航模。

张硕第一个拿出了自己制作的航模。然而,在试飞环节,张硕被泼了一盆冷水——升空不久的航模撞到了树上。

张硕心情低落。一番纠结后,他拨通了教导员电话。教导员讲了苏宁另外一个故事:当年,为弄清楚某新型反坦克导弹发生意外爆炸问题,苏宁3次到导弹连请教,广泛搜集资料、进行计算,在一次次失败后终于解决了问题。

“我明白怎么做了。”张硕的心里一下子亮堂了。在教员的指导和帮带下,张硕对航模反复调校,终于正常飞行。

集训结束回到营里,张硕和战友们开始着手操作无人机。他和战友加班加点,一次次地推敲飞行细节。终于,亲手演绎了成功的一幕。

苏宁的故事在这里续写

■王翰阳 曹笑瑜

今天,我们向苏宁学习什么?  第1张

展开全文

第80集团军某旅侦察分队组织训练。马开元摄

“苏宁连”的战士应该是什么样

入连仪式上,苏宁生前所在连董指导员为每一名新兵佩戴上带有编号的徽章。

“912”,王泳泉低头看了一下,记住了这个属于自己的数字。

当时的王泳泉,只是本能地感到了一种厚重。

之后,随着训练生活展开,随着“苏宁”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地被提起,他才意识到自己来到了一支什么样的部队。

“这里学科技用科技的氛围很浓,不少官兵有自己的革新成果。”入伍前学过医护知识的王泳泉,有了一种冲动:要像战友一样有一番作为。

一次救护训练中,他发现救护措施有可改进之处,想提一些建议,转念一想却没有开口。

“担心提的建议不科学。”王泳泉说。接下来的几天,他一直在找资料核对,反复分析。确定建议没有错,他对军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
当天连务会上,指导员点名表扬了他:“王泳泉善于琢磨,有了‘苏宁连’战士该有的样子。”

受到表扬,王泳泉高兴得差点蹦了起来。

“那时,我对宣誓时说的那句话有了新的理解。”王泳泉说,“我是‘苏宁连’的第912个兵……”

“不只是王泳泉。”董指导员说,“‘苏宁连’的战士应该是什么样?是每个新兵都要扪心自问并郑重回答的问题。”

新兵下连,先集中观看电影《炮兵少校》,直观了解苏宁事迹;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课,积极引用苏宁的故事;官兵思想上有难解的“疙瘩”,干部会先找苏宁的相关资料,看有没有可借鉴的做法。

董指导员说:“正是这种长期坚持,使苏宁精神尤其是‘想现代化、钻现代化、干现代化’的精气神深深铭刻在官兵心中。”

“我印象最深刻的是,苏宁牺牲后的第5天,他生前主导的科研项目获得重大成功。”谈到自己这些年所获成果,二级上士韦正渊深有感触,“这是我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动力源泉。”

在战友眼里,韦正渊是多产的“革新能手”。以前,凭借革新图上作业图板,他已小有名气。近年来,他又结合训练,发明了夜间捕捉炸点辅助器,还提出了不少改进训法战法的建议。

“战友们都在贡献才智,咱不能落后。”韦正渊解释自己的“多产”原因,“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,都是用时间换来的。”

韦正渊最近的革新成果,是无人智能化炮兵指挥辅助系统。这项成果在得到相关院校和部队认可之前,韦正渊已琢磨了1年多时间。

一个个夜晚,韦正渊一有时间就钻进车间里。面对科研上的难题,他一次次“跌倒”又一次次爬起。

“《苏宁日记》中有这么一段话:当你看到外军指挥系统一秒钟处理几万个数据,指挥战争效率成倍增长,而我军指挥员还用铅笔在地图上画点点时,你不着急吗?当你看到外军炮兵能用100发炮弹打出200发的效果时,你不奋发进取吗?”韦正渊说,“老连长的话一直警醒着我们。”

那次,韦正渊又碰到了难题。在营党委关心支持下,他和战友开始了新一轮纸上验算、野外测试,但问题仍没解决。

一次偶然机会,韦正渊得知,来部队代职的干部是一名军校某专业教授,马上上门请教,请他指点迷津,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。

“越干,越觉得时间不够用。”这不只是韦正渊的感觉,很多战友也有相同感受。如今,韦正渊所在的攻关小组人数不断增加。

随着又一批新兵来到连队,韦正渊觉得,一股新的力量正注入眼前无边的春色里。

今天,我们向苏宁学习什么

“今天,我们向苏宁学什么”“新时代官兵如何‘想现代化、钻现代化、干现代化’”……在各级的重视和引导下,官兵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一直在进行。

“思考这些问题,不同阶段的官兵收获也不同。”该旅一名领导说,“很多官兵从苏宁的事迹中,读懂了什么叫‘舍我其谁’。”

某营排爆手、一级上士刘红燕已经从事排爆专业12年,有多项研究成果。

“入伍时选择这个专业,是为了挑战自己。”刘红燕说,“当真正了解了这个专业,才感受到什么叫危险。能坚持下来并取得成果,是因为和其他战友一样,知道了什么叫‘舍我其谁’。”

在一次学习体会交流活动中,刘红燕的话赢得一片掌声。他说:“苏宁取得的成绩,很多是自发努力的结果。这是因为,他时刻心存打赢的紧迫感与使命感,并坚定地认为,每名官兵都应该担负起责任,做到‘舍我其谁’。”

掌声是肯定,也是共鸣。正是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,刘红燕坚持了下来。

一次实弹射击,一枚炮弹钻入地下没有爆炸。炮弹被找到时,大家才发现炮弹因钻地过深,弹体已经变形。处理这枚未爆弹时,刘红燕遇到了麻烦,由于炮弹所处位置特殊,排爆装药难以安放,用了较长时间,才成功排除了未爆弹。

任务画上了句号,刘红燕却结合这次排爆经历开始琢磨:“用什么方法可以快速排除处于特殊位置上的未爆弹?”

经过几个月摸索,刘红燕拿出了一个自制的排爆支架。集思广益之后,该支架变得更加多能,最后成了大家迅速排爆的得力“助手”。

“当时,有没有想过‘不搞这个也行’?”

对这个问题,刘红燕回答:“不会,我不研究,别的战友将来也得花时间琢磨。想到就去做,这么多年,已经习惯了。”

某营战勤参谋杨廷章也是一级上士。入伍10多年来,他一步一个脚印,历任炊事班长、通信技师等职。“专业精通、岗岗过硬”,是战友对他的评价。

“说到底,还是学有榜样。”杨廷章说,“下连后不久,我们对苏宁事迹有了更多了解。”杨廷章还记得一篇纪念苏宁文章中的这几句话:当战士,他是训练尖子;当班长,他带领全班夺得团训练比武第一名;当干部,他是基层干部标兵、优秀指挥员……在每个岗位,苏宁都表现出色。

“这些年,每当想缓一缓时,就会想到这些。”杨廷章说,“不是没有挫折,我一度对自己产生过怀疑。”

首次参加参谋业务集训时,教员让大家根据所在单位情况拟制保障方案。众多要素杂糅在一起,杨廷章手忙脚乱,用了5个多小时才完成“作业”。

教员的质疑让杨廷章顿生压力:“我适合参谋岗位吗?其他战友来会不会比我好些?”周末,几名战友打来视频电话,也很快被他以“我这边有点事”为由挂掉了。

“来之前就做好了脱胎换骨的准备,我这是怎么了?”一番自省后,杨廷章头脑渐渐变得清醒起来:“‘舍我其谁’这句话,不仅要体现在平时,更要体现在面对困难和重压的时候。”

他放下心理包袱,夜以继日下苦功。后来,在集团军组织的战勤专业比武考核中,杨廷章脱颖而出,拔得头筹。

“越是困难,越需要全力以赴。”如今,这已成为该旅官兵的共识。去年,该旅受领新任务,课题陌生、地域陌生,各种挑战纷至沓来。圆满完成任务后,旅领导总结时的话让官兵心头一热:“这是一次重新起跑与冲刺,困难面前,全体官兵用果决行动与实实在在的成绩证明了什么是舍我其谁,什么是苏宁传人。”

为什么要永远传承苏宁精神

“在这里,我知道了什么叫始终不渝,什么是时不我待。”在一次座谈交流活动中,中士景晨的话让战友们印象深刻。

入伍前,景晨就喜欢琢磨机械和学习军事知识。后来,他选择报名应征并顺利入伍。

“来对地方了。”新兵下连后不久,景晨有了这种感觉,“因为我发现,战友们都很爱钻研。”

在一次专业训练中,景晨觉得找到了自己的发力点——研究一种简易模拟通信系统,让更多战友有更多的操作时间。把这个主意讲给战友,他立即得到了大家的支持。

真正干起来,景晨才知道不容易。第一个拦路虎就是需要学习电路知识。景晨心里有点急,战友对他说:“慢就是快,磨刀不误砍柴工。”

等他跨过了这个“门槛”,开始正式“施工”时,他的身边不仅有了“助手”,还有了“援手”。战友中,有的陪着他一起干,有的帮他出主意。

“大家好像比我还着急!”听景晨这样说,班长袁宠峻笑了:“前面的慢,不就是为了现在的快吗?”

就这样,在战友协助下,景晨优化了电路布设方法,成功为模拟通信系统“瘦了身”,并很快展开相关测试。

“在牺牲之前的10年间,苏宁完成和参与研制的革新有162项。”后来,从苏宁的事迹里,景晨觉得自己找到了这种“时不我待”的源头所在。如今,他研制的夜间射击辅助器材已经升级至“第二代”。“时刻准备打仗,搞创新要有‘时不我待’的劲头。”他说。

“为什么要永远传承苏宁精神?为什么要崇尚英雄、追随英雄、成为英雄?”该旅政治工作部的一名领导说,“更多的官兵正在用鲜活实践作出回答。”

事实也是如此。在该旅,一级军士长钟吉飞在革新夜战夜训器材;二级军士长李华生在研制烟幕弹榴霰弹检查装置;二级上士王洪峰在创新通信专业教学组训方法……更多官兵以自己的智慧和行动,汇入科技强军的洪流。

苏宁的故事,新时代的官兵正在全力续写……

锐视点

让英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

■王 冰

习主席指出,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,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。踏上新征程,新时代官兵应该怎样传承英雄精神、谱写新的英雄赞歌?苏宁生前所在部队官兵用鲜活实践给出了自己的回答:让英雄精神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不断融入训练、战备和任务过程,助推战斗力提升。

包括苏宁在内的千千万万的英雄模范,来自不同领域和岗位,经历与业绩各不相同。他们是广大官兵身边的榜样,可亲、可信、可学。他们既有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的崇高情怀,也有“舍我其谁、时不我待”的使命担当,还有“心中有信仰,脚下有力量”的清醒与坚毅。

崇拜谁,就会学习谁;心里装着谁,就会追随谁。无数鲜活实践证明,只有让崇尚英雄、追随英雄、成为英雄的理念与练兵备战实践结合起来,才能使其在与实践交融中生发巨大能量。

英雄精神往往内涵丰富,很多单位的一个有效做法是寻找精神“源头”,即引导官兵通过众多感人事迹认识到,英雄言行背后的“内动力”是对党的绝对忠诚、对人民的无比热爱、对伟大事业前途的坚信不疑、对所肩负使命任务的骄傲自豪、对自身岗位的由衷看重等,官兵有了这些“原动力”,才会有行动上的积极主动、用不完的冲劲干劲以及工作高标准的始终如一。

英雄精神是富矿,既有一定共性特征,也有其独特内涵。传承英雄精神,有必要找准其精神特质,按精神特质梳理相应事迹,使其与当前部队实践形成类比关系。如此,官兵在学习和传承时,思路就会更加明晰,英雄精神就可以更好地融入官兵思想,产生新的时代价值。

英雄精神并非“高不可攀”,本身即来自鲜活实践。英雄本平凡,正是因为他们立足本职岗位、勇于开拓创新,才会取得非凡业绩。要引导官兵立足岗位学习英雄,在练好手中武器、成为专业骨干中追随英雄,在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中争做英雄。

今天,我们向苏宁学习什么?  第2张

本文刊于5月17日解放军报05版

来源:解放军报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