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有这么一位诗人,他写完一首诗后,就会拿到街道上随机找不识字的妇人、小贩看。如果反馈看不懂的话,那么他就会拿回去继续修改,直到他们都说懂了后,他才会罢休。

所以他的诗歌一般都不用翻译,一读便能读懂其中的含义。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?

他就是人称“诗魔”的白居易,相信大家对他都不陌生,从《草》《钱塘湖春行》到《忆江南》再到《长恨歌》《琵琶行》等,可以说他的诗歌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各个阶段。

其中《草》更是许多人小时候会背的第一首诗,但现在要告诉你其实这首诗并不止四句,名字叫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,你相信吗?那么,为什么课本中只有四句呢?

“离离原上草”为何课本删了后四句?看完原诗,你觉得该删吗?  第1张

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

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

田野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绿草,每到秋冬,草就会枯萎变黄。野火烧不尽地上的杂草,春之将至,春风又给大地带来了满目的绿色。

诗的首句主要写草的茂盛,第二句则揭示了草木枯荣的生长规律。最后两句字词简洁,但含义却无穷,写出了“草”的坚韧。

表明人生会经历无数挫折,但只要内心坚定,终会迎来转机。千百年来,这两句广为传颂,激励了无数困境中的人。

这部分是教材选择的那部分,可看出它能单独成诗,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景和意境,是一首咏物诗,表现出奋斗不止的顽强精神。但如果,结合全诗来看,前四句只是个铺垫。

赋得古原草送别

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

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

远芳侵古道,晴翠接荒城。

又送王孙去,萋萋满别情。

远处的野草漫延侵占了古道,阳光下绿色的草地连接着远处的荒城。又来到这里,和朋友告别,芳草萋萋,充满了离愁别绪。

“离离原上草”为何课本删了后四句?看完原诗,你觉得该删吗?  第2张

“王孙”“萋萋”出自《楚辞》“王孙游兮不归,春草生兮萋萋。”

从这里来看,前四句诗通过写景,描绘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,同时也揭示了自然运行的规律。即世代更替,“一岁一枯荣”。

经过前四句的铺垫后,后四句直接点明主旨,写诗人情感的转折,从描写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到送别朋友的哀伤。

但他又知道,暂时的分离还会有重逢之时,就像野草一样,“春风吹又生”。

因此,读完全诗后,我们不难发现,诗人真正想要写的是送别,但可能编写教材的人,考虑到这种情感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,过于复杂,所以便将诗名改为“草”,同时删掉下部分,成为了一首描写描写客观规律的咏物诗。

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写于白居易十六岁时,是为了科举所作的一首诗。因当时科考规定,只要是限定的题目,要加上“赋得”二字,类似于如今的“半命题作文”。

这首诗是白居易的一首“自检诗”,当时考生可将自己所写的诗送给文坛上德高望重之人,请他们指点自己的同时,也能让他们在主考官面前美言几句。而白居易找到的人,就是顾况。

顾况看到白居易的名字时还打趣他“长安米贵,居大不易。”但在看完他的诗后,却说“道得个语,居亦易矣。”有如此才华,想要在长安立足也还是很容易的。而白居易果然没辜负顾况的赏识。

“离离原上草”为何课本删了后四句?看完原诗,你觉得该删吗?  第3张

白居易29岁时进士及第,之后便受到皇帝的赏识,先后担任翰林学士、左拾遗等,可以说意气风发。

白居易一心想匡扶社稷,写下大量针砭时弊的诗。却也因此得罪了一批人,后被诽谤越职言事,贬为江州司马,后在洛阳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。

总之,这首诗的删减让我们感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意境,一种是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。

另一种则是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。虽然有人认为这样删减有“断章取义”的嫌疑,但不得不说,也更符合学生心理,毕竟有的情感,没到一定年龄,理解起来只会囫囵吞枣,一知半解。

参考资料:

《幽闲鼓吹》